【校長專欄】擁有16種不同國籍的學生 屯馬中學不斷改革培育學生由弱變強

中小學

發布時間: 2021/04/09 13:34

最後更新: 2021/04/09 17:13

分享:

分享:

校長袁國明表示:香港有弱勢學校,但其任教的學校沒有弱勢學生。

雖然說疫症不分貴賤、不講身份,要染病的就會染病,不過在學校處理疫情方面,所謂的貴族學校與弱勢學校也需要的支援,不論是資源上或教學上,都是差天共地。我覺得,社會上尤其是家長對弱勢學校學生的誤解,才是學校之間最大的差異。

香港的學校,尤其是中學,每當被定位為弱勢學校,條路就會走得很艱難,社會就會標籤學校為「跩學校」,而更令學校校長、老師難受是外界一竹篙打一船人標籤學生是「壞學生」,而未有了解學校或學生的進步。

我認識這間在屯門的所謂弱勢學校,就是一間外界不為人所知,不斷努力革新的學校,不單是學術方面,更是在校風、藝術、運動,都出了不少表現優秀的學生。學校收了不少非華語學生,當中有16種不同國籍,來自亞洲,歐洲,南美洲和非洲,例如:日本、尼泊爾,印度,菲律賓,越南,也門,英國、法國,巴基斯坦,委內瑞拉,當然還有中國內地... 等,學校培育不少人才,例如有非華語校友參與民安隊奉獻抗疫而獲得特首頒發「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」;又或者非華語校友完成師訓獲得英語教師的註冊。

這間就是屯門明愛馬登基金中學,校長袁國明就話:「在我眼中,香港有弱勢學校,但我學校沒有弱勢學生。」

他由2013年擔任「屯馬」校長,認為學校一直都是照顧弱勢家庭的學生,所謂「弱勢」只是他們當刻的家庭背景和條件,但他們的內在質素和能力就絕不「弱」,只是家庭支援未必足夠,所以我們要努力找資源、度身訂造去培育他們。

過去幾年,學校獲不同的機構捐助超過500萬支持學校不同的培育計劃,產出了新界區的室內划艇冠軍和新界區的傑出學生。

屯馬沒有「弱」學生,因為他們最後都會由弱變強,而我更享受培育他們由弱變強的過程,為我的工作增添動力和目標。袁校長說:「我以擔任屯門明愛馬登基金中學校長為傲。」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香港電台第一台《我們不是怪獸》,「梁永樂-怪獸爸爸and friends」,周日晚上10點新聞後播出

【hket TV家庭台】《湊得輕鬆啲》逢周三晚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:https://bit.ly/35z6COD
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:https://bit.ly/3a6HT6T

文章獲八爪魚爸爸授權轉載。

撰文 : 梁永樂 八爪魚爸爸